• 首页
  • 系况简介
  • 师资队伍
    • 师资简介
    • 师资名录
      • 院士
      • 教授
      • 资深教授
      • 副教授
  • 科学研究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计划
    • 博(硕)士点
    • 网络资源
    • 文档下载
  • 本科教学
    • 培养方案
    • 主干课程
    • 精品课程
    • 教学实验室
    • 网络课堂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文档下载
首页  学术活动

晶粒生长和晶界与第二相析出物相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07浏览次数:818

题目:晶界耦合作用:晶粒生长和晶界与第二相析出物相互作用研究 
报告人:徐野川博士,美国东北大学物理系 
时间: 11月17日上午 9:30-11:00 
地点: 力学一楼二楼239会议室   
举办单位:材料力学行为与设计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徐博士的报告主要想讲述两个问题。一个是分子动力学模拟铜膜晶粒生长。我们的结论是实验中发现的晶粒生长的生长指数与温度相关且小于理论值和晶粒尺寸分布峰值向小晶粒尺寸方向移动都与晶界的耦合作用相关。另一个是相场晶体法的关于第二相析出物与晶界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导致体系失稳。我们对于简单的条带状析出物比较失稳速率的模拟结果和解析分析结果(各向同性和非各向同性BCC)。 

个人简介: 
徐野川博士目前为美国东北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研究员。1997年至2004年分获沈阳东北大学材料学本科和硕士学位,2008年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08年至今先后在香港理工,瑞典皇家理工和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做博士后。徐博士研究方向为通徐博士研究方向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理解非线性系统中的界面形貌和模式的形成, 例如在多晶生长、应力驱动的晶粒边界运动、合金凝固、表面生长等过程中的微结构的演化。针对这些现象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不尽相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模型,如相场法、相场晶体法和分子动力学等。徐博士先后在PRL等顶尖杂志发表数篇论文。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近代力学系
邮编:2300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制作维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