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系况简介
  • 师资队伍
    • 师资简介
    • 师资名录
      • 院士
      • 教授
      • 资深教授
      • 副教授
  • 科学研究
  • 研究生培养
    • 培养计划
    • 博(硕)士点
    • 网络资源
    • 文档下载
  • 本科教学
    • 培养方案
    • 主干课程
    • 精品课程
    • 教学实验室
    • 网络课堂
    • 文档下载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文档下载
首页  教授

倪勇

发布时间:2010-07-01浏览次数:14455

倪勇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安徽合肥)

  • 邮编:230027
  • 电话:0551-63603172
  • Lab:http://staff.ustc.edu.cn/~yni 
  • Email:yni@ustc.edu.cn

教育背景

  • 1996年9月~2000年7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理论与应用力学学士
  • 2000年9月~2004年12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固体力学博士,导师何陵辉教授


研究经历

  • 2004年3月~2004年9月 香港大学力学与机械工程系, 交换学生
  • 2005年1月~2005年8月 香港大学力学与机械工程系, 博士后
  • 2005年9月~2006年8月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聚合物所, 博士后
  • 2006年9月~2009年8月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 University)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后
  • 2009年9月~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


研究兴趣

  • 应用力学方法旨在通过近似模型和数值方法有效解决工程科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基于经验化本构关系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应用力学模型已广泛用于预测宏观复杂结构材料的静动态响应。本小组致力于从应用力学与工程的观点研究材料科学中的核心问题:微结构-工艺过程-性质的关联。我们拟通过结合材料模型,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的手段评估、预测和设计材料的微结构演化以及微结构依赖的力电磁等宏观物理性质(本构关系),以期为定量化的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

  当前的主要研究兴趣

  • 1细微观尺度的材料模拟与材料设计
  • 2相变,相场动力学与非均匀材料的微结构演化
  • 3受限薄膜的应力弛豫与形态
  • 4力生物学


研究经费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才引进启动经费 70万 2009-2011年


课程讲授

  •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2010年春季)


近期代表性文章

  • Y. Ni, L.H.He, A.G. Khachaturyan, “Equivalency principle for magnetoelectroelastic multiferroics with arbitrary microstructure: the Phase Field approach”,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08,023504 (2010).
  • X.D. Liang, Y. Ni, L.H. He, “Shape-dependent composition profile in epitaxially alloy quantum dots: A phase-field simulatio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48,871-874 (2010).
  • Y. Ni, W. F. Rao, A.G. Khachaturyan, “Pseudo-spinodal mode of decomposition in films and formation of chessboard-like nanostructure”, Nano Letters, 9, 3275-3281(2009).
  • Y. Ni, A.G. Khachaturyan, “ From chessbord-like tweed to chessboard nano-wires during pseudo-spinodal decomposition”, Nature Materials 8, 410-414 (2009).
  • Y. Ni, A.G.Khachaturyan, “Phase field approach for strain-induced magnetoelectric effect in multiferroic composites” Journal of Applied Pysics, 102, 113506 (2007).
  • Y. Ni, Y.M.Jin, A.G. Khachaturyan, “The transformation sequences in the Cubic-->Tetragonal decomposition”, Acta Mater. 55, 4903-4914 (2007).
  • Y. Ni, M.Chiang, “Cell morphology and migration linked to substrate rigidity”, Soft Matter. 3,1285-1292 (2007).
  • Y. Ni, M.Chiang, “Prediction of elastic properties of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with complex microstructures” J. Mech. Phys. of Solids,55, 517-532 (2007).
  • Y. Ni, L.H.He, A.K.Soh, “Three-dimensional phase field simulation of surface roughening of heteroepitaxial films with elastic anisotropy”,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84 281-292 (2005)
  • Y. Ni, L.H.He, “Ramified growth of two-dimensional islands due to misfit stress.”Acta Mater, 51 4161-4170 (2003)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近代力学系
邮编:2300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制作维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制作维护